百余件套瓷器“连接”中极乐童年全文免费阅读西文明
最佳回答
“极乐童年全文免费阅读” 百余件套瓷器“连接”中极乐童年全文免费阅读西文明
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 徐婧)“帆海融光——天津博物馆藏18-19世纪中国纹章瓷特展”17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揭幕。展览通过135件套天津博物馆藏中国纹章瓷器,展现纹章瓷在定制和收藏过程中的中西文化交流。
明清的外销瓷被称作中国瓷器的“异域之花”,产自国内,扬名海外,遍藏西方各大博物馆,颇具时代色彩和中西文化交流特征。纹章瓷是一种特别定制的外销瓷器,以其华美瑰丽的装饰效果、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成为外销瓷中的精品。
11月17日,“帆海融光——天津博物馆藏18-19世纪中国纹章瓷特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揭幕。图为观众参观展览。杨郁然 摄
本次展览分为“瓷路海贸”“世族佳器”“美美与共”三个单元。“瓷路海贸”简要介绍了中国纹章瓷的来样定制过程和商贸活动;“世族佳器”重点展现纹章的承袭组合及中国外销纹章瓷的社会功能;“美美与共”以瓷器边饰风格的变化,展示了中西审美在17世纪末至19世纪初如何相互渗透。
11月17日,“帆海融光——天津博物馆藏18-19世纪中国纹章瓷特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揭幕。图为观众参观展览。杨郁然 摄
纹章瓷蕴含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基因,在瓷器发展史上具重要地位。展品中,清雍正广彩伊佐德家族纹章纹盘为爱尔兰的伊丽莎白·伊佐德定制,她因在房地产业的成功而著名。而在清代来华定制的数千套纹章瓷中,仅有30套为女性定制;清雍正广彩金家族纹章纹盘为铁红描金风格,巴洛克式纹章绘制极为精细,盘沿绘中国传统纹样;清雍正广彩沃尔尼家族纹章纹酱汁杯模仿西方18世纪早期银器造型,杯身间还绘有中式杂宝纹。
本次展览以文博机构联动办展的形式,推动区域文化的资源共享,深化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成果,助力打造京津冀文化共同体。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3月。(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报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数据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信息保护 | 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人民网服务邮箱: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636 举报邮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