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相贱恨晚全文免费阅读

来源: 搜狐专栏
2025-11-05 05:55:23

最佳回答

“相贱恨晚全文免费阅读”.txt相贱恨晚全文免费阅读

(原标题:为骗巨额保金推妻坠海男子已被执行死刑,妻子死后不久其还在酒店招嫖;检方披露细节:专业鉴定机构认定后,“零口供”定罪)

浪漫的客轮之旅,妻子竟不幸坠海。突发的意外事件,丈夫却表现异常。为查清事情真相,检察机关依法介入引导侦查,一个精心策划的杀妻骗保阴谋逐渐被揭开……

6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最终裁定,核准对被告人李某的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保险诈骗罪(未遂)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2万元,决定执行死刑。8月4日,李某被依法执行死刑。近日,记者采访了办案检察官,了解了案件的来龙去脉。

惊魂

妻子离奇坠海

2021年6月1日,辽宁省大连市公安局沙河口分局、海运分局提请大连市检察院介入李某涉嫌故意杀人一案。大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董立群带队依法介入引导侦查。

为骗巨额保金推妻坠海男子已被执行死刑,妻子死后不久其还在酒店招嫖;检方披露细节:专业鉴定机构认定后,“零口供”定罪

2021年6月24日,检察官到事发船只勘查现场

“这起案件较为离奇且复杂。起初,侦查机关掌握的证据并不足以批捕起诉……”大连市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负责人周一凡说,“为了进一步查明事实,在认真听取案件情况后,我们随警方一起到事发船只勘查现场。”

2021年5月5日,一艘从大连驶往烟台的客运轮船在距烟台港约10海里处突然停航。乘警接到紧急报警,一名女性坠海,需要紧急施救。报警人描述,坠海女子身着白色长袖外套,体态中等。在事发甲板上,警方见到了报警人李某。他显得焦急万分,声称坠海的女子是他的妻子李某环,然而当被问及其妻子是怎么落水的,他却言辞闪烁,无法说清经过。

经过45分钟的紧张搜救,救援人员发现了漂浮在海面上的白色身影。李某环被救起时,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案发现场位于船舶七层甲板救助艇存放区,要进入该区域,不仅有栏杆阻挡,现场还明确悬挂着“宾客止步”的警示牌,而临海一侧没有防护栏,这对夫妻为何要冒险进入如此危险的区域?

据办案民警反映,李某环的遗体被打捞上岸后,李某并没有表现出常人应有的悲痛,而是反复催促警方开具死亡证明。对于这些反常行为,李某解释称,其妻子很想看海,但个子较矮,所以他才带她进入危险区域,不料意外发生,按照他老家习俗,逝者必须在三天内火化,以求入土为安。

根据调取的影像资料,从外貌上看,死者李某环比李某年长许多。男方西装革履,打扮讲究,而女方穿着朴素,两人也显得十分疏远。

为骗巨额保金推妻坠海男子已被执行死刑,妻子死后不久其还在酒店招嫖;检方披露细节:专业鉴定机构认定后,“零口供”定罪

2021年6月24日,检察官通过船上监控录像调查案发当日情况

“正常情况下能从眼神和动作中看出夫妻间的亲密关系,但李某和被害人的状态完全不同。”办案检察官李丰念介绍说,监控视频显示,2021年5月5日,李某夫妇登船后在观光甲板短暂停留便返回客舱。李某环在船上显得兴奋愉快,而李某始终沉默严肃,即使妻子想与他互动、拍照,他也多是拒绝或勉强配合。案发前半个小时左右,李某独自走出房间在外甲板徘徊,而后近20分钟一直在其妻子坠海的区域四处查看。李某环坠海前10分钟,李某带着她进入该区域。由于救助艇的遮挡,监控视频未能记录到坠海前夫妻二人在甲板上的活动情况,随后,船舷外侧的监控拍到了李某环坠海的瞬间。李某随即离开,向船员报警。

为骗巨额保金推妻坠海男子已被执行死刑,妻子死后不久其还在酒店招嫖;检方披露细节:专业鉴定机构认定后,“零口供”定罪为骗巨额保金推妻坠海男子已被执行死刑,妻子死后不久其还在酒店招嫖;检方披露细节:专业鉴定机构认定后,“零口供”定罪

图为事发监控画面

迷雾

不为人知的婚姻

为了核实二人的关系,警方联系了死者李某环的亲属,其父亲和哥哥听到噩耗时,显得既震惊又困惑。他们对李某环乘船出游并意外坠海一事感到难以置信,而且他们根本不知道李某环已经结婚。李某环的父亲告诉警方,李某环曾有过两段婚姻,育有一儿一女,为养家糊口,第二次离婚后她便一直在上海打工。

陪同李某环亲属前来的还有一位邹姓男子,他说认识李某。听说二人结婚,邹某也十分惊讶,当初正是他将李某环介绍到李某的餐馆做服务员的。邹某表示,二人从外貌、学识等各方面都极不般配。李某,44岁,未婚,在上海经营着一家餐馆,条件不错,而李某环46岁,带着一儿一女,容貌普通且不擅交际。按照邹某的说法,以李某的条件,不乏其他可追求的异性,为何偏偏选择李某环?

“据办案民警回忆,辨认尸体时,李某曾一度情绪异常激动,试图用身体遮挡死者面部,阻挠警方查看。”李丰念说,警方想通过尸检确定案件性质,却遭到李某坚决反对,为此只好做李某环家属工作。最终,李某环的父亲和哥哥同意进行尸检。

2021年5月12日,大连市公安局指派刑侦支队4名法医对尸体进行了全面检验,确认李某环的死因是溺水;其右眼上睑青紫肿胀,皮下组织出血,球结膜片状出血,眼部伤痕符合徒手殴打形成;其口唇黏膜、右颊部损伤符合捂闷形成,这些损伤均为生前伤。

“我们和警方再次查看监控视频,发现案发前死者面部完好无损。在那个隐匿的角落,究竟发生了什么?”董立群说道,“我们也隐约觉得,李某环的坠海绝非一场单纯的意外,而是一起精心策划的谋杀案,但要指控李某构成故意杀人罪,需要扎实的证据链形成闭环。”

落网 层层剥开的谎言

经查,李某的籍贯是辽宁省昌图县,其曾于2004年和2016年因犯盗窃罪、信用卡诈骗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刑满释放后在上海经营一家餐馆。2016年,李某环来店打工,二人由此相识,并于2020年10月23日登记结婚。

侦查机关从李某的亲友、邻居和餐馆员工处了解到,李某环文化程度低、不识字,仅能勉强写自己的名字。而这对夫妻从相恋到结婚,直至李某环坠亡,周围人都未察觉二人有亲密关系,且普遍认为二人极不般配。有员工曾见李某环出入李某住处,对此李某特意解释说,因李某环在上海无依无靠,其出于同情才让她暂住家中。

当李某身上的疑点越来越多时,死者李某环的儿子突然要求火化母亲的尸体,并坦言已与李某达成协议。在这份二人手写的协议中,李某提到李某环生前购买过人身意外保险,只要顺利获得保险赔付,他可将赔偿金分给李某环的儿子。同时双方还达成了口头协议,李某可以抵押房产,先垫付60万元。

循着这条线索,侦查机关走访了上海各大保险公司,查询了李某环和李某的所有保单信息,发现在2020年12月31日前后,李某使用李某环的身份证和手机,冒充李某环与销售保险员联系,分别从三家保险公司购买了4份大额人身意外险,受益人均为李某。

侦查机关还搜查了李某及其父母在上海的住处,在床垫下搜出了保险合同。这些合同不仅保额巨大,保险标的和给付条件也一致:只有李某环在乘坐交通工具发生意外时,才能获得理赔。倘若李某环不幸意外身亡,李某最高可获得1230万元的保险赔偿金。

侦查初期,李某始终摆出一副无辜的姿态,但在得知所有大额保单均已被警方掌握后开始慌乱,辩称只因平日妻子做事马虎,想买个保障,同时强调自己在上海的餐饮生意做得很好,没必要为保险金杀妻。

而调查结果却截然相反:李某及其父母生活穷困潦倒,债台高筑,他们在上海租房居住,无任何房产,在昌图老家仅有一套价值3000元至5000元、面积为35平方米的平房,而且他经常拖欠餐馆员工工资,还欠供货商、亲友的钱款,信用卡透支款项从未偿还。

“经查,包括行政罚款、个人欠款及信用卡欠款等,李某的债务已达50万余元,其父母欠款14万余元,自2018年至案发前,李某及其母亲始终被限制高消费。”李丰念介绍说,“也有证据证实,李某环名下的信用卡是李某在使用,他曾联系多家贷款公司想用李某环的名义贷款,但没有成功。”

李某环的好友屈某及另一家餐饮店老板证实,李某环生前曾向她们抱怨,李某不仅欠她工资,还扣留她的身份证及手机,她想与外界联系,只能偷偷另买了一部手机。

证据

“零口供”定罪

“李某的作案动机很明显,李某环坠海后,他给保险公司打电话,谎称妻子意外落水身亡,因无法提供死亡证明等相关申请材料,才没有获得保险赔偿。”周一凡说。

为骗巨额保金推妻坠海男子已被执行死刑,妻子死后不久其还在酒店招嫖;检方披露细节:专业鉴定机构认定后,“零口供”定罪

2021年7月6日,大连市检察院司法鉴定中心对尸检报告进行文案审查

2021年7月20日,大连市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保险诈骗罪(未遂)对李某批准逮捕。“李某环尸检报告提到的伤情是否由徒手打击以外的因素形成,以及李某环坠海的姿态是否符合自然落水,是本案最关键的问题。”周一凡说,“我院司法鉴定中心对尸检报告进行了文证审查,并在查看现场照片、逐帧分析现场轨迹视频和落水视频后,要求侦查机关委托专业机构对上述问题作出进一步鉴定。”

“专业鉴定机构认定,李某环坠海前,其白色衣服形成的白色像素与李某黑色西装形成的黑色像素多次探出缩回,动作存在关联,且其脸部伤情排除徒手击打以外的因素形成。这些足以证明李某环坠海前,李某对她实施了暴力。同时李某环坠海时的空中姿态有明显翻转,从力学角度分析,被害人落水形态符合在蹲姿状态下从其上身部位施加外力造成。”李丰念介绍说,“至此,即使犯罪嫌疑人‘零口供’,本案所有证据链已经形成了完整闭环。”

2022年1月19日,大连市检察院对李某提起公诉。检察机关认为,李某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侵犯他人生命权;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骗取保险金,情节特别严重,构成故意杀人罪和保险诈骗罪(未遂),应当数罪并罚。7月5日,大连市中级法院以被告人李某犯故意杀人罪、保险诈骗罪(未遂)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2万元。李某不服,提出上诉。2023年12月24日,辽宁省高级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25年6月16日,最高法核准死刑。

来源:检察日报(作者:杨茜淳)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