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暖心答平民娇妻免费阅读卷
最佳回答
“平民娇妻免费阅读” 绘就暖心答平民娇妻免费阅读卷
济南11月6日电 (李明芮)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十四五”以来,山东民政系统以“六个民政”品牌建设为引领,在政策体系构建、民生保障提质、服务改革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在民政部重点工作综合评估中,连续11年获得“优秀”等次,交出一份温暖民心的民生答卷。
11月6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李明芮 摄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1月6日召开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政策筑基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
五年来,山东不断健全民政领域制度体系,全面搭建起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据山东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庄严介绍,该省推动颁布实施《山东省慈善条例》《山东省志愿服务条例》《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3部地方性法规,针对民众关心的城乡低保、特困人员认定、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老年助餐服务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创新性政策文件。
以服务保障为例,山东基本建成了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常态化保障低保对象132.5万人、特困人员34.8万人。该省还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在中国率先实现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省市县三级全覆盖,构建起覆盖县、乡、村、家庭的四级养老服务网络。
此外,在监督管理方面,山东建立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推动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福彩销售规范有序发展。“十四五”以来,山东社会组织数量较“十三五”末增长13.3%,慈善组织增长近2倍,销售福利彩票约485亿元(人民币,下同)。
服务提质打造便民利民“幸福圈”
聚焦民众急难愁盼,山东持续优化民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更可触及。
山东是中国老年人口最多的省份,“十四五”以来,该省坚持以老年人多层次服务需求为导向,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4万处,稳步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家门口”的养老服务更加可感可及。
山东还聚焦失能老年人服务需求重点发力,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达1125家,数量稳居中国首位;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升到76.4%,超出国家“十四五”目标21个百分点,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
为优化婚姻登记服务,山东在中国首创了包括“免费现场照相”在内的婚姻登记全流程免费政策,每年为民众节省费用约1000万元。中国首张“跨省通办”的结婚证从济南市历下区发出,“十四五”以来累计办理跨区域结婚登记34.7万件。
为有效服务民众出行、快递进村、山货进城,山东还创新开展“乡村著名·邮路畅通”活动,全省累计命名乡村道路6.2万条、设置乡村地名标志7.5万个。
改革赋能激活事业发展“新引擎”
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山东民政领域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山东在中国民政系统率先出台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先后承接民政领域全国性改革试点24项,争取试点补助资金9.3亿元。
据庄严介绍,今年,山东成功入围全国首批“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3个试点省份,争取试点资金、发放消费券数量均居中国首位。
在推动“婚育一件事”“社会救助一件事”“身后一件事”等重点民政服务事项集成改革,山东实行“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提交”。近期,山东率先在中国推出“居民身后一件事”全省域集成办、高效办,整合了12个部门37个事项一次联办,民众办事环节、填报要素、办理时限分别压缩74%、91%和77%。
庄严表示,面向“十五五”,山东民政系统将着力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工作水平,健全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社会参与体系,努力为中国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山东经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