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4A景区 网球之神免费阅读在沪郊金山解锁江南水乡诗意新体验

本报记者 刘少华
2025-11-15 02:25:5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最佳回答

“网球之神免费阅读”4A景区 网球之神免费阅读在沪郊金山解锁江南水乡诗意新体验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老百姓来说可感可知、触手可及。11月13日上午,记者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新闻发布会金山区专场上获悉,经过九年三轮的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金山成为全市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区,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保持在全市前列。

“我们始终把宜居作为城市建设的核心追求,扩容提质生态空间。”金山区生态环境局局长褚慧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随着龙泉港等一批“家门口”精品公园建成开放,金山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同时建成25个开放休闲林地,其中千亩级4个。兼具生态功能与水质修复功能的鹦鹉洲生态湿地,成为老百姓亲近大海、接受科普教育的多功能场所。全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已记录到1600余种物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场景随处可见。

作为上海的“后花园”,金山是上海最早成陆的地方,拥有非常丰富的文旅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脉,拥有上海最长的生活岸线。金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民民在发布会上向市民游客发出邀请:常来金山走一走逛一逛,尝一碗渔村的黄鱼面,品一杯古镇的黄酒,一起来水窠里发发呆。

当天下午,参加发布会的记者来到位于金山区漕泾镇的水窠景区,在漕泾镇党委书记王咏梅的“导览”之下,饶有兴趣地乘坐游船进村,先后走访农民集中居住点、湿地公园、精品民宿、生态养殖基地等点位,实地感受这个“东方羊角村”魅力之所在。

“水库村的蜕变,是乡村振兴战略在金山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王咏梅介绍,2025年9月,以水库村为核心的漕泾水窠景区成功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个曾顶着“薄弱村”帽子的水乡村落,如今已成为上海乡村振兴的标杆典范,吸引着八方游客慕名而来。

作为漕泾郊野公园核心区,水库村因水网密布、纵横交错、河宽漾大而得名,旧时俗称“水窠里”。村域面积3.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13.34亩,户籍人口1759人,以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要产业。水库村现有大小河道41条段,总长约28公里,水面率接近40%,最宽处达110米,宛若一个大湖面。村内70多个独岛、半岛,呈现“河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美丽景象,主要河道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水标准。

2018年,水库村被列为上海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单位之一,这给水库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拆坝、建桥,新建23座桥梁,把全村水系全部打通;疏浚河道、清除淤泥、种植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让水质变得更清,水面变得更透;打造花海、书院、观景平台……村域内以水带景,规划形成“北园、中岛、南田”的空间结构,其中中片区以“水岛”为基本单元分散布置旅游生活功能,通过核心区河道综合提升、保留宅基地房屋更新改造等,全域展现水乡生态之美。经过一番“梳妆打扮”,如今的水库村白墙黛瓦,水青岸绿,让人仿佛置身一幅江南水乡的水墨画中。 

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凭借得天独厚的水资源,生态乌鳢提质蓄养、循环水生态养殖、太和水环境以及人工增殖有机水产项目等纷纷落户水库村。其中,生态乌鳢提质蓄养生产基地每天出货量达3万斤,是沪上最大的乌鳢分销基地。为带动水库村村民增收,该项目采取了“联农带农”机制,水库村以土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共建生态乌鳢项目。 

与此同时,从事乡村文旅投资运营近十年的乡伴文旅与漕泾镇属企业上海滨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国企久事旅游直属企业上海青旅合作,在水库村投资建设264亩的“酷岛”理想村,将闲置资源转化为精品民宿、水上运动基地等数十个子项目集成的乡村产业群落,“水文化”与“潮文化”在乡间田野绽放十足魅力。项目还引入19名青年设计者、运营者、创业者,一群年轻人不约而同来到水库村建设“造梦营”,参与漕泾郊野公园设计建造,将乡村美学与自然生态融合。 

近年来,水库村先后获得上海市“我最喜爱的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020年度“全国文明村”……一项项荣誉纷至沓来,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油然而生。这个集颜值、气质、产值于一体的“水乡综合体”,正成为金山文旅“新名片”。 

(受访者供图)

(责编:康师傅涨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