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冷婚娇妻免费阅读全文宁夏银川“新”潮澎湃

本报记者 刘少华
2025-11-04 00:50:5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最佳回答

“冷婚娇妻免费阅读全文” 冷婚娇妻免费阅读全文宁夏银川“新”潮澎湃

  银川11月3日电 题:以创新之笔绘就高质量发展答卷 宁夏银川“新”潮澎湃

  记者 李佩珊

  改革不停步,创新不止歇。“十四五”以来,宁夏银川以改革破局、以创新赋能,走出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增活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2024年,银川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39.53亿元,人均GDP突破10万元,经济首位度达53.4%、跃升全国省会(首府)城市第一,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书写着塞上湖城的“新”篇章。

航拍宁夏银川城市一景。 银川市委宣传部供图

  聚力攻坚 先行示范

  银川市高擎改革旗帜,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抓好“规定动作”、提升“特色动作”、深化“创新动作”,构建上下互动、部门联动、机制牵动的协同格局。“十四五”时期,银川市谋划130项特色改革,出台165项改革政策,建立375项任务清单,创新“520”推进机制,形成改革集成“一张图”、责任靠实“一条链”。

  五年间,100余项试点落地见效,60余项标志性改革为全国、宁夏首创,4项试点入选中国改革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近20项改革经验获宁夏全区推广。

  “六权”改革作为银川市资源环境领域的重大基础性机制创新,当地构建“1+37”制度框架,上线一体化服务平台,率先开展新建项目排污权有偿取得,VOCs排污权交易领跑中西部,全国首创再生水—黄河水—产业用水交易通道,15个产品交易额近43亿元。

  改革引领 向新而行

  蒙牛全球液态奶首座“灯塔工厂”落户银川;北方高科重结晶碳化硅粉体生产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十四五”时期,银川市牵住“牛鼻子”、抓住“关键点”,推出一批具有整体带动效应、突破引领效应、创新示范效应的关键性改革,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与活力。

  银川市坚持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培育机制,银川(深圳)新质生产力科创中心、中国(银川)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建成启用,六盘山实验室成果出新,银川市成为西北地区唯一“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

  如今,银川市加快构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壮大领先、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四新”产业蓬勃发展,“三都五基地”积厚成势,“两地五中心”多点开花,现代都市农业提质创优,数字经济总量突破1200亿元人民币。

  开放拓界 活力迸发

  改革更加深入,开放的脚步也更加坚定。

  作为宁夏对外开放的前沿,银川综保区通过发展油脂保税加工、粮食饲料保税加工、冷凉蔬菜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内生增长动力,推动综保区外向型发展从“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实质性转型。

  通过持续改革开放,银川综保区已建成“一票多车”大宗货物申报系统和货物集拼系统,成功培育宁夏第一家中国TIR持证人企业,实现宁夏首辆二手车顺利出口、首批饲用小麦粉保税加工、首批“非指定加工检验检疫”亚麻籽筛选加工、首批冷凉蔬菜精深加工产品“一单制”全程冷链出口匈牙利和波兰,与30多个国家实现经贸往来,不断释放对外开放“新活力”。

  不仅如此,银川市“十四五”时期加力完善对内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一单制”铁海联运图定班列已覆盖27个国家(地区)61个港口,累计货值达1.25亿美元。(完)

(责编:如何用卡车(Track)、丢失(Lost)、纯净(Pure)、记忆(Memory)四个词造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