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凤仪天下纳兰免费阅读txt

本报记者 刘少华
2025-11-13 00:41:3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最佳回答

“凤仪天下纳兰免费阅读”.凤仪天下纳兰免费阅读txt

►文 观察者网熊超然

当地时间11月10日上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巴西贝伦正式拉开帷幕。

法国最大的时事政治性新闻周刊《快报》(L’Express)当天报道称,在此次会议上,欧盟的碳边境税再度成为了讨论焦点,这项来自欧洲的环境机制可能会阻碍COP30的谈判。这项税收旨在对进口商品征收碳价,类似于欧洲现行的碳定价机制,即企业为污染付费。

简而言之,进口的高污染产品不能比欧洲本土产品更便宜,涉及的行业包括钢铁、铝、水泥、化肥、电力和氢能,而中国和印度正是这些领域的主要生产国。

因此报道指出,由于当前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仍在持续,加之欧盟的碳边境税政策,这已令欧盟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关系“雪上加霜”,甚至将“激怒”中印两国。事实上,近年来,欧盟试图单方面征收碳边境税的做法,被全球许多国家认为是一种“伪装的绿色保护主义”。

当地时间11月10日,巴西贝伦,COP30联合国气候峰会,COP30主席安德烈·科雷亚·多拉戈(右)在新闻发布会上

《快报》指出,对于中印这两个亚洲国家而言,如果欧盟的碳税政策在2026年全面实施,将意味着出现不少收入损失。

法国媒体援引《全球南方应对气候变化时代贸易制度变化的反应》这一报告称,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可能因此减少多达0.5%。对于中国,法国《世界报》(LeMonde)在2024年4月就强调,中国的“钢铁繁荣”对欧盟极为重要,尤其是在建设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方面。

据悉,欧盟碳税的计算基于这样一个原则:进口商——通常是大型贸易公司,必须申报海外生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这些排放量超过欧洲标准,企业就必须按照欧盟的碳价购买“排放凭证”。

然而,这一价格仍在持续上升,目前每吨约为70欧元。“到2030年可能将超过100欧元,”欧洲环境政策研究所(IEEP)的皮埃尔·勒图尔克(PierreLeturcq)当地时间11月10日向法新社表示,这种上涨“几乎可能使每吨钢铁的价格翻倍”。

因此,中国和印度的企业表达了强烈不满,并与玻利维亚一道要求将“单边贸易措施”列入COP30的议程,以就该碳税展开谈判。

报道称,这一问题的出现,实际上再次暴露出所谓“全球南方”与“全球北方”之间的权力竞争。

根据勒图尔克的说法,欧洲的主要目标是“防止碳泄漏”,即阻止污染性企业将生产转移至气候监管较弱的国家。欧盟宣称这是一种所谓的“良性工具”,旨在鼓励世界其他地区提高环境标准。

然而,受影响国家则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贸易壁垒。此外,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严正指出,这项碳税政策违反了《巴黎气候协定》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根据该原则,最早工业化的国家对全球变暖负有更多责任,因此不能将自己实施的同样纠正性和补偿性措施强加于其他国家。

勒图尔克认为,这些紧张关系可能会干扰COP30关于气候变化应对和减缓措施融资的实质性讨论,而这些问题需要数千亿欧元的资金支持。

据报道,撇开各方的争论不谈,预计欧盟的这项碳税政策从2028年开始,每年只能为其带来约14亿欧元的收入。

勒图尔克认为,这对碳排放的影响可能“微乎其微”。因此,一些专家建议,欧盟应将部分税收收入用于支持欧洲以外的脱碳项目——此举也有助于缓解与南欧国家的紧张关系。

观察者网注意到,有关欧盟碳边境税的争论,早在2023年于阿联酋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时就曾出现。

“政客新闻网”欧洲版(politico.eu)2023年12月5日曾报道,“在中国的支持下”,甚至是“大型新兴经济体的广泛共识之下”,作为欧盟碳边境税最强烈反对者之一的巴西,试图将此问题带到COP28上讨论。一直以来,巴西认为欧盟此举具有“歧视性”,并警告这可能阻碍全球减排的努力。

报道当时指出,这一事态发展反映出,欧盟与其贸易伙伴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加剧。2023年早些时候,中国还在世界贸易组织就欧盟的碳边境税提出质疑,明确指出该措施不符合全球贸易规则。

“政客新闻网”欧洲版指出,在COP28上,中国没有公开反对欧盟的碳边境税,但2023年12月5日谈判文本草案的关键措辞,与中国9月在联合国提交文件的内容是一致的。

延伸阅读

德国拟重新评估对华贸易政策 默茨对华立场180度转变

中欧贸易关系因稀土、安世半导体等事件紧张加剧之际,德国政府被曝正以“安全”之名,酝酿调整对华贸易政策。

据路透社11月8日看到的一份动议,德国政府计划重新评估对华贸易政策,内容涉及能源、原材料进口以及中国在德国关键基础设施中的投资,并成立一个专家委员会向德国议会进行报告。

报道指出,有关计划出台之际,正逢全球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之间贸易紧张关系加剧。

根据这份动议,该委员会将审查“德中之间与安全相关的贸易关系”,并向政府提出建议。据报道,该动议是由德国总理默茨领导的保守派联盟及其联合执政伙伴社民党共同提出的。

该动议很可能在下周五(11月14日)获得通过,随后不久,由十余名学者、行业协会、工会及智库人士组成的委员会也将成立。

路透社称,几十年来,德国一直将中国视为在推动开放型全球贸易体系方面的“天然盟友”,这一体系曾助力德国制造业蓬勃发展。但近期的一系列冲击,包括中国加强稀土管制措施引发德国对关键汽车产业供应链的担忧,促使德国重新思考对华贸易关系。

据报道,新的委员会将每年向德国议会提交两次报告。

“该委员会的目标是从法律、经济和政治角度审视是否需要调整对外贸易规则。”动议中写道。此外,该委员会还将研究其他国家和中国的贸易关系。

德国总理默茨 资料图

面对中国产业发展壮大,美西方不断强化保护主义举措,大开历史倒车,德国政府也不惜背离传统自由贸易路线。

本周早些时候,默茨宣称支持提高对中国钢材的关税,以保护本国陷入困境的行业。英国《金融时报》指出,这与默茨在野时反对欧盟对华加征关税的立场180度大转变。

与此同时,默茨承认,贸易保护主义的立场与德国“以往认为正确的做法不同”,但他坚称今日不同往昔,必须保护自己的市场和制造商。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23日,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法国总统埃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茨交谈

11月7日,德国中央银行行长、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约阿希姆·纳格尔(JoachimNagel)宣称,欧洲需让中国清楚其行为正受到密切审视,且欧洲的核心产业必须得到保护。他还扬言,一旦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持续恶化,欧洲应考虑采取相应报复措施。

上个月,德国外长瓦德富尔以“目前未能在中国安排足够多的会谈”为由,临时取消访华行程。外界认为,这表明双方在贸易与安全问题上的紧张关系正在上升。此举亦引起德国社会广泛忧虑。

瓦德富尔10月27日“找补”称,他只是“推迟”访华,并非取消,将尽快与中方通话并重新安排行程。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而中国是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今年以来重新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

根据德国官方初步统计,今年1月至8月,中国取代美国重新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其中,德中贸易额达到1634亿欧元,略高于德美之间的1628亿欧元。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重启关税政策导致德国对美出口下滑,而德国从中国的进口则大幅增长。

分析指出,这一趋势反映了欧洲对华“去风险”战略的局限性,中国对德国的贸易影响力已重新回到顶峰。

眼下,德国经济已连续三年面临增长停滞。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月27日表示,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德关系,中德作为大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双方合作互惠互利。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双方更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推动双边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责编:程序员是不是都要两个显示器?两个键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分享
  •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