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传小说免费阅读txt
最佳回答
“如意传小说免费阅读”.如意传小说免费阅读txt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市政府新闻办推出“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展现十六个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11月13日上午举行该系列第十二场发布会,围绕“着力打造现代化转型新高地,持续建设‘三个百里’上海后花园”主题,金山区委书记刘健介绍金山区“十四五”期间建设发展成果。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邱运理,区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干新,区生态环境局局长褚慧,区文化旅游局局长王民民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丁一涵/摄
金山区地处杭州湾畔,是上海的西南门户,既是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区,也是乡村振兴先行区。“十四五”以来,金山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南北转型”战略要求,以“转型新发展 塑造新形象”为主线,着力撕掉“化工即污染”“农业即落后”“远郊即末梢”的旧标签,努力打造现代化转型新高地、“三个百里”上海后花园,走出了一条以产业转型为核心统筹空间转型和治理转型的新路子,转型塑形取得阶段性成效。
产业发展呈现向好向新
金山区全力顶住外部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压力,着力克服化工产业周期性影响,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基础上,推动发展质效持续提升、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00亿元,人均GDP达到2.15万美元。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作为制造业大区,全口径规上工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纤维材料、无人机、光电传输新材料等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工新材料入选全市首批“市区协同”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由“十三五”末的0.8:67.4:31.8调整为现在的0.6:58.5:40.9,特别是去年以来规上服务业快速增长、预计年均增速达62%。
重大项目蓄势增能。坚持招大引强,累计落地投资总量超十亿元以上项目20个,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4个。伴随着上海石化全面技术改造和提质升级项目正式启动、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落地建设、阿里云华东智能算力中心建成运营、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顺利开园,新的发展动能加快积蓄,为“十五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活力迸发。高新技术企业增长39.5%,专精特新企业增长375.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实现翻番,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近11倍,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增长7.7倍,上海湾区科创城初具形态、已落户相关企业近千家。
低效产能加快退出。累计完成低效用地提升4367亩,撬动投资约40亿元,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2.65%。最新一轮工业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结果显示,企业亩均税收、亩均产值较第一轮(2019年)分别提高了53%、33%。
乡村振兴彰显先行示范
金山区锚定市委赋予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行区的目标定位,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用好背靠超大城市的独特优势,着力走出具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特点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产业特色日益彰显。先正达全球植保中国创新中心、节水抗旱稻国际策源中心、中科荃银分子育种中心等一批农业科技项目落地建设,花开海上生态园、漕泾水窠新增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先后获国家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等荣誉,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2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全国乡村全面振兴发展指数评估评价中位居全市前列。
乡村风貌越来越美。廊下镇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通过中期评估,吕巷镇“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扎实推进,“沪派江南”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试点在金首发落地,新增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2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3个(创建率均居全市第一),成为本市率先入选国家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的区。
农民收入持续提高。成功入选全国首批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试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4%、高于全区经济增速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民生保障突出优质普惠
金山区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着眼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推动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从“有没有”向“好不好”“优不优”迭代升级。
教育发展能级得到提升。中侨职业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授予资格,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基本建成,上海现代化工职业学院、上海健康护理职业学校、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相继落地,“1+4”高等职业院校体系基本形成。华二金山实验学校正式投用,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健康金山建设全面推进。瑞金医院金山院区、市公卫中心应急医学中心落地建设,金山医院新住院楼、新建疾控中心投入使用,连续4年入选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
宜居安居水平持续提升。旧住房成套改造5.02万平方米、旧住房修缮260万平方米,新增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1.1万套、各类人才公寓1.1万套。
区域交通网络更加健全。市域铁路南枫线金山段开工建设,沪杭高铁、沪乍杭铁路金山段即将开工,G228二期、G320二期建成通车,获评全市首家“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城市治理诠释精细高效
金山区坚持精细思维、下足绣花功夫,着力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全面完成第三轮金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创建数位居全市前列,成为全市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区,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保持在全市前列。
生产安全更加受控。上海市油气管道应急救援中心、国家危化品应急救援上海基地启动建设,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深入实施。
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成功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连续15年位居全市前列,荣获全国平安建设最高奖项“长安杯”,蝉联“全国文明城区”称号,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
面向“十五五”,金山区将锚定“两区一堡”战略定位,进一步深化落实“南北转型”战略要求,紧扣“转型攻坚增质效聚势育新提能级”,着眼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创新智慧的活力湾区、绿色韧性的美丽湾区、文明宜居的幸福湾区,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科技创新力、要素支撑力、城市软实力,做优做强新兴产业承载功能、科创成果转化功能、毗邻联动门户功能、都市乡村复合功能,努力打造成为上海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后花园、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