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库”引领生态富民路 福建祭灵小说免费阅读柘荣点绿成金谱新篇

来源: 搜狐中国
2025-11-09 07:18:12

最佳回答

“祭灵小说免费阅读”+碳库”引领生态富民路 福建祭灵小说免费阅读柘荣点绿成金谱新篇

  宁德11月8日电 (林榕生 林柳柳 马启晨)立冬时节,走进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英山乡半岭森林康养基地,步道蜿蜒,林荫蔽日,游客或漫步其间,或驻足观察自然。这个年接待游客2.7万人次的康养基地,正是柘荣县践行“‘三库+碳库’重要理念,建设美丽宁德”专项行动的生动缩影。

航拍半岭森林氧吧(资料图)。魏发松 摄

  作为水源涵养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柘荣县厚实的“绿色家底”正转化为惠民增收的“金山银山”。

  “我们根据林地生态退化程度‘对症下药’,推进蓄水林建设。”柘荣县林业局分管副局长林斌说,通过退化林抚育、补植、套种等措施,今年全县已完成1800亩林地改造。

  近年来,柘荣县持续推进造林绿化与林相提升,今年以来完成造林绿化3.38万亩,不断筑牢“绿色水库”生态屏障。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何共赢?柘荣的探索藏在连绵青山与富民产业中。

  在英山乡官安村,柘荣县峰其岗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连福翰正仔细查看毛药花的越冬长势。“2024年,基地毛药花亩产1120斤,今年预计可达1600斤,仅此一项年收入就达300万元。”连福翰说。

  曾经受困于交通闭塞、耕地匮乏的官安村,如今因林下产业焕发新生。村民不仅通过林地流转获得稳定租金,更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林下产业壮大了,村民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现在不少乡亲在家门口就能拿到日薪260元,这正是绿色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官安村村委会副主任章丽娟说。

柘荣县造林绿化工作现场。 柘荣县林业局 供图

  如今,官安村的毛药花不仅成为浙江药企的“抢手货”,还研发出养生茶、深加工药粉等高附加值产品。“12斤鲜花才出一斤茶,50克卖到138元,在广东供不应求。”连福翰介绍。

  柘荣县深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坚持以“二产带动一产、促进三产”的融合发展思路,推进林下中药材种植、森林康养等产业。2024年底,全县累计发展林下经济面积10.66万亩,实现林下经济产值4.35亿元,户均收入2.2万元。

  走进富溪油茶基地,农户们穿梭林间,娴熟地采摘油茶果。这些果实经过加工,将被压榨成金黄透亮的山茶油,走进千家万户。

  在福建新三本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展厅,琳琅满目的山茶油产品见证着产业升级之路。“看中家乡丰富的油茶资源,我选择回来发展山茶油产业。”该公司董事长林龙生说,企业年处理油茶籽能力达1万吨,年产茶油约150吨,年产值2400余万元。

  一片油茶林,既守护生态底色,又通过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让“乡土粮库”愈发丰盈。

  逐绿前行,金融赋能。柘荣县以绿色金融破解林业发展痛点,打出“林业经营票证+‘林e贷’”组合拳。

  柘荣县林业局分管副局长游桂锦表示,这不仅能解决农村生产要素难流转、不易变现的问题,还能促进商品林碳汇指标交易。

  柘荣县宗远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伏灿对此深有体会。他种植的天麻品质优良,市场反响热烈,苦于资金不足无法扩大规模。柘荣农信联社的“林e贷”产品解了燃眉之急,充足资金让他扩大了种植面积,添置了专业设备,大幅提升了种植加工效率。

  金融活水持续滋养林下经济。邮储银行柘荣县支行通过“福林贷”产品,为2户经营主体投放资金510万元。近年来,柘荣县创新建立“非标生产要素+林业经营票证+线上金融产品”模式,累计发放林业产业经营票证12本,投放“林e贷”1180万元、“福林·碳汇贷”1200万元。

  青山绿水,悠然树荫。柘荣县将继续坚持“三绿”并举、“四库”联动,全面实施林业“八大工程”,努力走出一条“绿”“富”双赢的林业产业发展之路。(完)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