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项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重返2006免费阅读次养老需求
最佳回答
“重返2006免费阅读”23项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重返2006免费阅读次养老需求
西宁11月26日电 (李隽 马洁冰)26日,记者从青海省民政厅获悉,该省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以六大方面23项具体举措构建系统性改革框架,全力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精准满足全省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需求。
“十四五”期间,青海养老服务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设施提质覆盖城乡,服务质量提升优化,适老化改造扎实推进,高海拔养老机构实现制氧设备全覆盖,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有效提升居家安全与舒适度。
“十五五”期间,该省将以《若干措施》为指引,聚焦“2029年基本养老服务优化、2035年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的目标,全面推进养老服务提质扩容。
资料图为养老服务人员上门照顾老人。青海省民政厅供图
据悉,“十五五”期间,青海省将实现县级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及城市街道社区设施全覆盖,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基本覆盖,形成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圈”和城市“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补齐农村牧区短板,落实新建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标准。鼓励村级组织提供或整合特困、独居、留守、失能等无劳动能力或劳作有困难老年人的“自留地”“草场”,用于村级互助养老点生产发展,改善老年人生活。
积极培育专业居家养老机构,推广“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扩大智慧家庭养老床位覆盖,提升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强化失能、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与安宁疗护服务,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扩大适老化改造补贴覆盖面。
积极探索“老年父母+残疾子女”家庭共同入住养老机构或其他照护机构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立“老年父母+残疾子女”家庭照护单元。支持有能力的养老机构收住重度残疾人。
同时,健全综合监管机制,排查安全隐患,规范备案信用与预收费管理,严打违法违规行为,发挥政社协同作用,推动养老产业跨界融合,培育“银发经济”新动能,打造高原特色康养产业品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