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0万年前矮免费阅读不婚不散暴龙并非未成年霸王龙
最佳回答
“免费阅读不婚不散”6700万年前矮免费阅读不婚不散暴龙并非未成年霸王龙
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古生物学论文指出,名为矮暴龙(Nanotyrannus)的小型恐龙曾被学界有些人认为是未成年的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但它们其实是恐龙中不同的属。
这项研究结果基于美国蒙大拿州新发现的一组恐龙化石,其年代可追溯至约67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最末期,表明当地在导致恐龙等生物大灭绝的小行星撞击前曾拥有丰富的恐龙多样性。
本项研究的矮暴龙吻部化石标本(图片来自北卡罗来纳自然科学博物馆)。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该论文为介绍,被命名为Nanotyrannus lancensis的小型暴龙头骨曾引发40余年的争论,此前有研究认为,这是一只未成年的霸王龙,因为它被认为拥有只在霸王龙物种中见过的特征。如果这个未成年霸王龙假说不正确,关于霸王龙及其生活过的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的各种假设都要进行修正。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作者、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Lindsay E. Zanno和北卡罗来纳自然科学博物馆James G. Napoli合作,对来自蒙大拿州发现的一个新的暴龙完整骨架化石进行分析。该化石标本与霸王龙有所区别,与矮暴龙有相同特征,证实矮暴龙是一个独立的属。
一群矮暴龙袭击幼年霸王龙的艺术想象图(Anthony Hutchings绘制)。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对新发现的暴龙骨骼化石的分析显示,它们已经成熟,接近完全成年而不是未成年。这说明矮暴龙与霸王龙的成年体型具有明显差异:前者最大体重约为700千克,后者约为6700-8200千克。建模研究还显示,矮暴龙属与暴龙属的骨骼发育轨迹不同,补充了它们是不同恐龙的证据。此外,论文作者对Nanotyrannus lancensis进行的再分析,在该属中鉴定出一个不同物种,命名为Nanotyrannus lethaeus。
本项研究相关示意图:霸王龙vs矮暴龙(图片来自北卡罗来纳自然科学博物馆)。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作者总结认为,这项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可能:在白垩纪末期的100万年内至少有两种不同的捕食性恐龙与暴龙属共同存在,凸显出当时的恐龙多样性。他们指出,最新研究结果或对暴龙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或使研究人员对关于霸王龙发育的一些假说、基于之前认为矮暴龙是未成年霸王龙标本假设的生态学等进行重新分析。(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报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数据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信息保护 | 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人民网服务邮箱: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636 举报邮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