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外商绝世狂龙免费阅读投资环境白皮书》发布

来源: 搜狐专栏
2025-11-06 22:45:43

最佳回答

“绝世狂龙免费阅读”2025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外商绝世狂龙免费阅读投资环境白皮书》发布

11月6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由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与德勤中国联合编制的《2025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系统梳理了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八市一区”的外商投资环境、产业协同优势与创新发展路径,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权威、全面的参考指南,彰显了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区域协同发展的坚定决心。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串联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镇江、泰州、扬州八市,以及上海市普陀区,形成“八市一区”协同发展格局。该区域以全国0.57%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国12%的GDP、30%的实际使用外资、16%的高新技术企业和14%的有效发明专利,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密度最高、创新活力最强的“黄金走廊”。

白皮书指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已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10个、“双一流”高校17所、国家级领军人才4200人,形成了高度集聚的科创资源网络。与此同时,该区域外商投资企业总数超过4.9万家,外资研发中心430余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超过430家,已成为外资企业在中国布局研发、制造与总部功能的重要承载区。

作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桥头堡”,普陀区率先构建“引力场、智汇源、孵化器、服务中心”四大功能定位,推动形成“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合作清单”三张清单机制,累计梳理资源350项、需求162项、合作62项,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113.85亿元,同比增长21.7%。

此外,南京市依托紫金山实验室等高端平台,打造沿沪宁创新高地;苏州市以“1030”产业体系为核心,建设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无锡市聚焦物联网、集成电路等四大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协同升级;常州市以“1028”产业体系为引领,打造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高地。南通、扬州、镇江、泰州等地也分别在船舶海工、高端装备、大健康、新材料等领域形成特色优势,共同构建“产业一幅图、创新一条链、要素一张网、服务一站式”的发展格局。

为提升区域整体营商环境,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持续推动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高效配置。上海设立千亿级先导产业母基金,构建“1+N”科创基金矩阵;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实现52项企业事务跨省联办、40类电子证照互认;各地陆续出台“海聚英才”“紫金山英才”“龙城英才”等人才政策,为外籍人才提供安居、就业、创业全方位支持。

在服务机制方面,沿沪宁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集市、工业碳管理数据互认平台等载体陆续建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功能支撑。普陀区更是率先启动全球招商服务协作点(东京站),推动涉外法治、跨境投资、政策直通车等服务升级,构建“走出去+引进来”双向通道。

随着中国对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延长至240小时,2024年上海口岸入境外籍人员突破400万人次。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承接这一“流量优势”,联合推出“从上海西站出发——沿着沪宁去旅行”高铁旅游产品、苏州河主题航班、城市龙舟邀请赛等文旅活动,推动国际游客导流与区域文化共融。

在交通方面,长三角已建成26条高铁线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上海轨交11号线与苏州轨交11号线实现跨省无感换乘,形成“2小时高铁圈”,极大提升了区域通勤与商务往来的便捷度。

普陀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白皮书的发布,不仅是进博会期间的一项重要成果,更是“八市一区”协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共建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志。未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业协同为路径,以制度开放为保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外商投资集聚区和产业创新策源地。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