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1945|为何潸然泪下?只因对与谁百年免费阅读全本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本报记者 刘少华
2025-11-17 07:40:2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最佳回答

“与谁百年免费阅读全本”1945|为何潸然泪下?只因对与谁百年免费阅读全本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观众席上,来自宝岛台湾的苑举正教授带着父母旧照,在庄严的礼乐声中热泪盈眶。

  当《松花江上》的旋律在广场回荡,现代化装备在阅兵式上铿锵行进,这位抗战勇士后代的泪水里,同样满溢着对今日中国的自豪。“大家都知道,中国不可能再受欺负了。”苑举正简单一句话,道出亿万中国人的心声。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卫视中心“台海时刻”推出《胜利1945——我家的两岸抗战记忆》第四集“苑举正:我父亲的抗战故事”,生动呈现两岸中国人血脉相连的赤子之心。

  黄河岸边的抗战记忆

  生长于台湾的苑举正,一口山东腔非常地道。他的父亲苑觉非,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中来到台湾,始终不忘对岸的故乡,也会和孩子们讲起抗战往事。

  “您一个文人,为什么要参与抗战?”年幼的苑举正颇为不解地问。

  苑觉非以“残酷的事实”答复他:“日本人到了我们山东乡下烧房子,一烧就是几百户。”

  国仇家恨,驱使着中华儿女奋起反抗。1939年,担任汶上县代理县长的苑觉非,与八路军115师代理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团长杨勇一起联手指挥了一场漂亮的梁山歼灭战。

  “秘密”战役背后

  “小时候,父亲和我们讲梁山歼灭战,我们都不敢相信。”苑举正颇为感慨地说。

  时光倒回八十多年前,当时,许多人也曾质疑:中国人怎么可能拼得过日本人?更不用说取得大捷。

  如今,在山东梁山,歼灭战遗址纪念园静静矗立,镌刻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铭记着中华儿女血战到底的不屈精神。

  1939年8月1日,日军三十二师团以一个步兵中队、一个炮兵中队,并纠集四百余名伪军,自汶上出动,经靳口直扑梁山,对鲁西南进行示威性“扫荡”。

  此时,八路军115师正在梁山南麓召开建军纪念大会。时任汶上县代理县长的苑觉非火速赶往八路军根据地报信。

  “独山高地可设伏,石灰窑群能困敌,青纱帐正是我们的天然屏障。”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苑觉非发挥“向导”作用,为八路军115师提供“佯攻诱敌”的游击策略。

  经过激烈战斗,日军被压缩至独山南坡的两个车马店及十余座石灰窑洞内。凌晨时分,八路军集中十余挺轻重机枪和掷弹筒,组成密集火力网,向龟缩在马车店内的残敌猛烈射击,火光映红了天空。

  这一战给了日军意想不到的“当头一棒”,不仅歼灭日军300余人,俘虏三人,更成为八路军继平型关大捷后,以同等兵力、劣势装备全歼日军一个精锐大队的著名战例,彻底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我热爱我强大的祖国,她争气,我们爱她;她要是不争气,我们也不能放弃她,我们还是要爱她,要爱到她像今天这样争气。”苑举正的这番告白,道出了最朴素的爱国真情。

  这份情怀,不分海峡两岸,不随时光流转。正如苑举正所说:“父亲总是告诫我,中国人不能再苦下去了,我们一定要自强、努力。我相信两岸终将统一,中国一定强!”

  这份跨越海峡、代代相传的抗战记忆与家国情怀,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走向复兴的宝贵财富。

(责编:天安门下半旗悼念李克强同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