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脉至尊免费阅读免费.txt
最佳回答
“武脉至尊免费阅读免费”武脉至尊免费阅读免费.txt
全红婵 制图:徐洋
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 张曦)第十五届全运会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现场,泳池的湛蓝与看台的喧闹,交织成一片沸腾的海洋。
陈芋汐像一朵浪花,轻盈地跃入水中。
观众席上的全红婵,已抢先一步起身欢呼。她为昔日搭档喝彩,兴奋的模样,仿佛比自己夺冠还要高兴。
陈芋汐夺金时,全红婵在看台席为她庆祝。记者 陈楚红 摄
若不是伤病困扰临时退出,站上这块单人10米跳台的,本也应有全红婵,或许她会上演更多次的“水花消失术”。
然而,水花会消失,快乐却永远不会。
12日凌晨,全红婵更新社交媒体,晒出了自己在全运会期间的各种快乐瞬间——帮谢思埸带孩子、与“活力大湾鸡”合影、给陈艺文打call、公主抱陈艾森……
全运会期间,全红婵化身“德华”帮谢思埸带娃。图片来源:全红婵社交媒体
每个画面里,她都笑得格外开朗。
属于运动员全红婵的第十五届全运会征程,已暂告段落;但属于18岁全红婵的星辰大海,才刚刚启航。
重回10米跳台
11月2日,广东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座无虚席。
所有人都在等待全红婵再次站上10米跳台。
全红婵(右)和王伟莹在比赛中。记者 陈楚红 摄
距离5月2日,她与搭档陈芋汐在跳水世界杯总决赛中夺得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仅过去五个月。对普通人而言,五个月转瞬即逝;但对竞技状态正处于关键期的运动员来说,这段空档存在太多变化。
5月,因为旧伤复发,全红婵不得不退出全国跳水冠军赛,随后又再次缺席了2025年世界游泳锦标赛。
接连退赛,让外界开始猜测:“全红婵是否将退役?”
“235.86分!”2日晚,女子团体赛迎来最后一个项目双人10米台,全红婵与搭档王伟莹最后出场。全红婵轻声喊着口号,两个女孩的配合堪称完美——跳跃、抱膝、跃入泳池,动作干净利落。之后两轮,她们始终占据得分榜榜首。
广东队全红婵(右)和王伟莹在双人10米跳台比赛后拥抱庆祝 记者 陈楚红 摄
最终,广东队获得冠军,全红婵也拿到了复出的首枚金牌。颁奖礼上,她反复抚摸这块来之不易的金牌。在社交媒体上,全红婵骄傲地写下:我真棒。
短短的三个字,既是对自己的肯定,也像一道信号,告诉全世界——全红婵,回来了。
全红婵在社交媒体上发声。
然而,竞技体育的剧情从不循常。
四天后,在女子双人十米台决赛中,全红婵与搭档王伟莹几次动作出现瑕疵,最终以311.76分位列第五,无缘领奖台。
对于没能帮助王伟莹登上领奖台,全红婵感到深深的自责。但对自己的表现,她已非常满足。
“我还是说我真棒!能坚持完成整场比赛,我觉得很厉害,很不容易。这场比赛我没有跳好,没有登上领奖台,但是我依然很开心。”
浪花的选择
全运会前的练习间隙,小小的10米板过道上,穿着泳衣的少女们熙熙攘攘。
全红婵和陈芋汐愉快地聊天,然后往前一步,紧紧抱住了张家齐。北上广的三朵浪花,又一次汇聚到一起,尽管可能是最后一次。
曾经她们彼此都被视为强有力的对手。张家齐成名最早,2016年,年仅12岁的她就杀出重围,但2018年,陈芋汐一战成名。时隔两年,全红婵脱颖而出。
10米板从来不缺“天才少女”的传说,但每一朵浪花,都有自己的方向。
2020年,和陈芋汐、张家齐还不熟悉的全红婵,被两位冠军姐姐抱在怀里。 截图自央视频
开心,成为全红婵面对职业生涯起伏的信念。就像她从小看的TVB剧集的经典台词:“做人呢,最重要就是开心。”
全运会前的一次采访中,全红婵趴在保护垫上,状态前所未有的松弛。
“我觉得是比不过之前了,我自己跳得很差,但我很快乐。从我没比赛开始,我过的每一天都很快乐。刚开始在家里跟小朋友玩,跟家里人玩,每天都很快乐。”
刚满18岁的全红婵,今年刚上大一。虽已手握多枚金牌,她也设想过未来的种种可能——她可以接受不再跳水,也可以接受掌声渐息。“总之我开心就好了。”
全红婵认为开心最重要。截图自央视
这番话出自一个曾站上世界之巅的运动员之口,显得真诚又珍贵。
巴黎奥运会期间,陈芋汐曾给全红婵写下祝福:“小红宝宝,希望你在未来的路上越来越好,永远做个快乐、无忧的小女孩吧! ”
如今看来,全红婵正用行动回应这份祝福。这次全运会,她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从容。
比赛后满场捡拾观众投下的“娃娃雨”、观众席上化身“德华”帮谢思埸带孩子、和队友们合照跳舞……媒体镜头下的每个瞬间,都记录下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更希望能开心生活的全红婵。
隐形的赛场
然而,快乐的表象之下,是无数个被伤痛折磨的日日夜夜。对全红婵而言,伤痛已成为另一个隐形的赛场——没有队友,只能独自拼搏。
“她的胫骨、踝关节都受伤了,一直在坚持。”广东队教练何威仪谈起爱将的伤势时,语气中难掩心疼,“外人看不出来,其实她身上贴满了肌贴。每天她都疼得厉害,只能先敷冰再跳。表面上看没事,其实全是带伤完成的。”
训练馆里的细节更能说明问题。全红婵在练习间隙总习惯倚墙休息,了解跳水的人一眼便知,这是伤痛所致。
王伟莹晒出和全红婵练习的合影,并写道:“虽然有遗憾 但我们坚持下来啦 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希望我们都越来越好叭。”
“受伤之后确实练得很苦。”全红婵坦言,“因为每天都带着伤病去完成动作。跳水本来就是用脚跳的,所以每天训练,脚也承受不住。跳这些弹跳很痛苦,跳多了连走楼梯都痛。”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生长发育期。巴黎奥运会后,当所有人都认为全红婵正处于职业生涯的巅峰时,她却敏锐地察觉到“有点慢慢往下走的感觉”。
减重成为这个18岁少女面临的最大难题。不减重会影响动作的灵活性;减重则意味着体能下降,需要更高强度的训练,还要避免伤病加重。在跳水的世界里,每一克体重都可能改变腾空的弧线、旋转的速度和入水的精准度。
在备战全运会期间,全红婵每天需要多次测量体重,严格执行教练组制定的减肥计划,计量单位甚至精确到了克。
外界评价她的身型变化,妈妈却对女儿的变化格外欣慰。“胖点好啊,我怕她还是瘦瘦小小的。只要我女儿身体好就行了,其他的没关系。”
没有白走的路
女子双人10米台比赛结束后,有记者向全红婵抛出一个直接的问题:“未来我们还会在跳水池里见到你吗?”
她迟疑了两秒,然后笑着说:“再说吧,现在还不知道。”
11月6日晚,广东队队员全红婵身背挂满娃娃饰品的书包离开赛场。 记者 陈骥旻 摄
这是全红婵参加的第二次全运会。数年后回望,这一刻或许会被视为她人生的重要分水岭:从“天才少女”到“逆境重启”,她书写的不仅是金牌的历史,更是一条关于成长、困境与坚持的道路。
如今的全红婵,正在与伤痛共存,与压力和解。社交媒体上,除了训练片段,更多的是她与队友的欢乐瞬间、与家人的温馨互动。这些碎片拼凑出一个完整的18岁少女——不仅是世界冠军,更是一个在高压竞技中努力寻找平衡的年轻人。
在这个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世界里,全红婵选择同时追求更深层的内心满足。这种选择,或许代表着新一代运动员的价值取向:体育不仅是竞技,更是生活的一部分;运动员不仅是比赛的参与者,更是自己人生的主宰者。
全红婵总结2025全运会:没有白走的路 对错都是我的脚印 图片来源:全红婵社交媒体
正如她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所写:“没有白走的路,对错都是我的脚印。”
水花终会消失,成绩总有起伏,但快乐可以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胜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