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缘浅情深免费阅读人机助力“沙漠变绿洲”

来源: 搜狐中国
2025-11-12 03:10:36

最佳回答

“缘浅情深免费阅读” 无缘浅情深免费阅读人机助力“沙漠变绿洲”

  鄂尔多斯11月11日电 (汪俐辰)站在全球首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的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令人震撼的画面:百万块湛蓝色的光伏板阵列在金色沙海中绵延起伏,宛如一片“蓝色海洋”。这条平均宽约5公里的“光伏长城”治沙带,正将黄河与库布齐沙漠隔绝开来,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屏障。

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 (主办方供图)

  11月10日,大疆行业应用“智护每一度绿电”分享活动在这里举办,展示了无人机技术在新能源基地建设和生态治理中的创新应用。

  据了解,“光伏长城”背后存在严峻的运维挑战。为兼顾生态修复与发电效率,光伏板离地高度提升至1.5米及以上,但明显高于普通项目0.8米至1米的高度大幅增加了维护检修难度。此外,如装机规模100万千瓦的光伏治沙电站,占地高达3.2万亩,相当于300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包含200多万个关键设备。广阔的面积加上场区错综复杂的内部道路,极大增加了电站运维人员巡检的难度,如果采用传统人工巡检,完成一次全面巡检需要180天。

  为解决这一问题,无人机智能巡检改善了人工巡检的局限。三峡蒙能科技创新与数字化部刘畅表示,无人机智能巡检不仅解放了人力、大幅提高了巡检效率,也保障了巡检的精准度,识别故障准确率达95%以上。

  刘畅表示,传统的人工巡检的模式下,巡检过程需要2组人员(每组2人),每天采取手持红外设备最多仅能实现1000块左右的光伏组件。现在采用无人机自主巡检的情况下,以先导光储电站为例,平均每日巡检约30000块光伏组件,整站巡检完毕用时36天,效率较人工提升26倍以上。

  这一效率的提升得益于无人机搭载的高清可见光和红外热成像双模式。大疆行业应用能源业务代表于洋洋表示,光伏组件具有相对恒定的工作温度,一旦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功能过载、旁路二极管损坏等问题。无人机能够通过红外热成像相机在高空以色温差异直观呈现光伏组件表面温度分布,通过热斑等识别异常。

  此外,无人机巡检还可以在空中对光伏板进行全方位、高速、无死角检测,不受地形限制,解决了光伏板架设在沙丘、水面等复杂地形时,传统人工巡检靠步行无法到达的问题。目前,无人机智能巡检已具备对集电线路、升压站等设备的日常巡检能力。

  内蒙古华能库布齐能源有限公司潘禹表示,该公司负责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及配套项目的统一运营,总体建设规划了800万千瓦光伏、400万千瓦风电项目。在已建成的200万千瓦光伏先导工程中,无人机技术深度应用于全链条,在项目规划建设阶段广达6万多亩的场址上,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仅用两周即完成地形测量,效率相较传统人工方式提升近9倍。

  据了解,目前大疆机场已应用于1000多座新能源电站,无人机巡检方案在国内的新能源场站覆盖率达50%,覆盖暴雪、沙尘、冻雨、大风等多种极端天气和高原、盆地等特殊地理位置。(完)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